先導式溢流閥
先導式溢流閥和直動式溢流閥的作用是相同的,即在溢流的同時定壓和穩(wěn)壓。圖B所示為一種先導式溢流閥(主閥為滑閥結構)。它由先導閥(簡稱導閥)和主閥兩部分組成,由圖可見,先導閥就是一個錐閥結構的小規(guī)格的直動式溢流閥。先導閥部分由調節(jié)螺母1、調壓彈簧4、先導閥閥芯(錐閥)5、先導閥閥座6、先導閥閥體7等組成;主閥部分主要由復位彈簧8(或稱之為平衡彈簧)、主閥芯9、主閥體10等組成。
壓力油從入油口P進入,通過a孔、b孔進入c腔,作用于主閥芯的左端,同時又經(jīng)主閥芯中間的阻尼孔e進入d腔,并經(jīng)過f孔、g腔、閥座6內的h孔作用于先導閥閥芯5上。由于油腔c、d、g形成一個密閉的容積(腔),所以腔內各點的壓力均相等(根據(jù)帕斯卡定律),并都等于液壓閥的人口油壓。當入口油壓較低時,作用于先導閥閥芯上的液壓力小于先導閥調壓彈簧4的預緊力,先導閥閥芯5關閉,阻尼小孔e中的油液不流動,這時主閥芯9兩端的油壓相等,在復位彈簧8的作用下主閥芯9處于最左端位置,隔斷了進油口和回油口的通道,將溢流口關閉。
當入口油壓升高,使作用于先導閥閥芯5上的液壓力大于先導閥彈簧4的預緊力時,閥芯5上移,壓縮彈簧4將先導閥口打開(經(jīng)過一段振蕩過程后停在某一平衡位置上),壓力油便經(jīng)阻尼孔e、孔f、g腔、孔h、j、k流入回油腔。由于油液流經(jīng)阻尼孔e后要產(chǎn)生壓力降,所以主閥芯9右端的油壓力小于左端的油壓力,當這個壓力差較小、還不足以克服復位彈簧8的作用力時,閥芯9仍然處在最左端。隨著閥入口油壓的不斷升高,這個壓力差也提高。當這個壓力差對主閥芯9的作用力超過復位彈簧8的作用力時,主閥芯9向右移動,溢流口開啟,將閥的進油口P和回油口O接通,實現(xiàn)溢流。此后,溢流閥入口油壓不再升高,其值為與此時調壓彈簧4的預緊力相對應的某一確定值。調整調節(jié)螺母1,通過調節(jié)桿3可以改變調壓彈簧4的預緊力大小,從而實現(xiàn)調整溢流閥的進油壓力的作用。這就是先導式溢流閥的定壓過程。其穩(wěn)壓過程與直動式溢流閥相同,故不贅述。其職能符號見圖B。
閥體上有一遠程調壓口K,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,可以使先導式溢流閥實現(xiàn)不同的作用。例如:將遠程調壓口K通過管道接到一個遠程調壓閥(遠程調壓閥的結構和先導式溢流閥的導閥部分相同)上,并且遠程調壓閥的調整壓力小于先導閥的調整壓力,則溢流閥的進口壓力就由遠程調壓閥決定,從而通過使用遠程調壓閥可以實現(xiàn)對液壓系統(tǒng)的遠程調壓。又如:將遠程調壓口K接一個換向閥,通過換向閥接通油箱,主閥芯的右端的壓力接近于零,主閥芯在進油腔壓力很小的情況下,就可壓縮復位彈簧,移動到最右端,閥的開口最大,這時系統(tǒng)的壓力很低就通過溢流閥流回到油箱,實現(xiàn)卸荷作用。
圖C為另一種先導式溢流閥(主閥為錐閥結構),其工作原理和上述先導式溢流閥基本相同,不同的是主閥芯為錐形閥,因而過流面積大,溢流量變化引起的主閥芯位移量小,使得進口壓力更穩(wěn)定。這種結構的先導式溢流閥適用于高壓、大流量場合。